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有一种累,叫想太多(深度好文)|全球通讯

发布时间: 2023-03-20 08:59:41 来源:南怀瑾国学智慧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 “南怀瑾国学智慧”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作者:日行一善贤九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资料图)

《菜根谭》有言:“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心中没有挂碍,总能活得开怀;心中思虑过重,往往饱受折磨。

人这一生,许多烦恼,都是自己找来的,大多数痛苦,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若是我们待人待事时,能少想一些,生活就没有那么累了。

01

想的太多,自寻烦恼

《养生要集》有言:“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都花在了猜忌、担忧上,不仅心情不好,日子还会过得糟糕。

曾经有一个女人,有一天,她正哼着歌收拾房间,突然发现老公的公文包里,有一个玉镯子,价值不菲。

女人一惊,她拿起镯子,心想:“最近我不过生日,也没什么特殊的节日,这镯子是给谁的呢?”

她悄悄地把镯子放回原处,顿时没有了刚才的好心情。

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吃不好、睡不着,心中憋着火,总在想“我倒是要把那个女人揪出来看看”。

她高度关注老公的一言一行,整天疑神疑鬼地收集“出轨”证据,搞得心力交瘁,面色也苍老了许多。

没成想,几天后,玉镯竟然出现在了她自己母亲的手腕上。

她这才知道,老公专程买了个玉镯,是为了在母亲节,给丈母娘一个惊喜。

女人如梦初醒,悔不当初,白白生了一场闷气,还差点跟老公闹起来,毁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有一位作家曾说:“那些经常受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对过去、未来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很多时候,并非事多,也不是痛苦多,而是我们想得太多。

把小事想成大事,惊吓自己;把想象当作现实,折磨自己。

甚至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我们都能过度解读出“爱恨情仇”。

说到底,这都是我们太过在意外界,而忘了自己该过的生活。

生活本不复杂,快乐其实简单,少想点,就是自在人生。

02

心若简单,生活简单

林语堂曾说:“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世间喧嚣,只有将自己抽身出来,摒弃与当下无关的琐碎,专注于重要的事情,才不会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位十分焦虑的商人,来到玉泉寺请禅师为他开示。

禅师刚刚用完午餐,便将商人带入僧房。

他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述说后悔的往事,和担忧的未来。

商人讲完后,禅师温和地问他:“你可用过午膳?”

商人点点头,“已经吃过了。”

禅师又问:“那炊具和餐具都收拾干净了吗?”

商人连忙答道:“都已经收拾干净了。”

禅师于是沉默不语。

商人急切地问:“禅师,您怎么总问我不相干的事情呢?请您为我的焦虑问题,给一个正确答案吧!”

禅师微微一笑,“你的问题,你自己刚刚不是已经回答吗?”

商人一脸疑惑,离开了寺庙。

过了几日,他终于想通了,来向禅师致谢。

禅师这才对商人及众弟子说:“思昨日、忧明日,人就会成为一棵枯草,既得不了土里的营养,也承不了雨露阳光!”

禅师接着说:“事情的发生,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而然;问题的解决,就像吃了饭要洗碗一样,理所当然。

既然事情会来、会走,都是顺其自然的,又何必想太多呢?”

正如《菜根谭》有言:“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思虑减,则精神不耗。”

多思无益,徒增烦忧,把世事看淡些,心态平和些,节省点脑力,是给精神减负,更是为生活解忧。

古人有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这并不是得过且过,而是该翻篇的翻篇,迟早要来的不愁,把全心都沉淀下来,享受当下美好,自然过得自在开怀。

而人这一辈子,又有多少个今朝呢?所谓幸福,不过是今日的简单过活。

03

放下欲望,快意人生

弘一法师曾开示:“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想太多,说白了就是欲望太盛。做一事,偏要有好结果;对一人,定要有好回报。

心中总惦记着要好的、要更好的,什么都想掌控在手里,不愿意放手半分,失去分毫。

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个僧人,修禅的功夫很深,遇到任何事情,心态都非常好。

有人就忍不住请教他,“你学佛之前和学佛之后,有什么变化呢?”

僧人笑着说:“也没什么变化,学佛之前,我每日做饭、喂马、砍柴,学佛之后,我每日还是做饭、喂马、砍柴。”

那人疑惑道:“那你学与不学,没什么区别啊?”

僧人喃喃道:“学佛以前,砍柴的时候,我想着做饭,做饭的时候,我想着喂马。学佛之后,砍柴就只想着砍柴,做饭就只想着做饭,喂马就只想着喂马。”

那人恍然大悟。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是如此。事情并没有那么忙,人也没有那么累,只是我们的心太忙,吃着碗里的,又惦记着接下来的。

宣化上人有言:“你若不笨,妄想就多;妄想一多,就想考古、证今,或管许多闲事,或想明白很多新闻,这都是修行的障碍。”

人生是一场修行,少要一些,少想一些,就会轻松很多。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也不想多想,但就是会不由自主去想,该怎么办呢?

有这样三个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去践行,或许能让忙碌的心安宁下来。

1、写下来

曾有研究发现,当人们把焦虑的事,写下来以后,一个人的“胡思乱想”会减少六成,甚至更多。

在很多心理治疗中,也时常会用书写的方法,缓解情绪。

把担心的、放不下的都写出来,是一种宣泄,人也会越写越安静,越写越清晰。

2、多读书

曾国藩曾说:“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有妄念,往往是我们对这个世界认知不够,对自己的人生认识不清。

读书,则可以解答内心困惑,打开眼界,拓宽胸襟,提升自我,这格局一大了,想的自然就少了,事儿也就没了。

3、观自在

我们的心,一天24小时几乎都在妄动,即使是睡着了,也会有种种梦境。

正所谓:“一念不生,方见真如自性,世上无我,方见真我。”

若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时常去观照内心,就能从一辈子的维度去看待人生。

如此一来,放下了不必要的欲望,心灵就减了负,生活自然一身轻。

《易经》有言:“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好的人生,在少不在多,给身体放松的时候,也请给心灵留点白。

少了名利纷争,忘了前尘过往,心就得了自由,方能活出人生的真滋味。

人到中年,世事无常早已看惯,悲欢离合多有经历,就更应该看顾好自己,少想些,轻装前行。

愿你我都能拥有一颗清净之心,无病、无灾,亦无忧,走过圆满幸福的一生。

养成阅读好习惯,看完顺手点 在看

标签:

为您推荐

随机阅读
  • 最新资讯
  • 热门资讯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