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广东两会观察|“大块头”能源项目稳经济 2023年广东13个重点项目发展海上风电-重点聚焦

发布时间: 2023-01-16 18:14:2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大项目继续挑起2023年广东经济的大梁。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近日公布,2023年广东全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

其中,能源项目的投资既推动了经济结构的绿色化转型,也保障了产业的稳定安全。2022年,广东争取国家新批支撑性电源建设规模2300万千瓦、新增专项债4322亿元,推动了廉江核电一期、陆丰核电5号机组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


(相关资料图)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

在两会期间,不少广东省人大代表就广东新能源发展建言献策。广东省人大代表、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全景认为,海上风电项目具有技术先导性强、经济体量和产业关联度大的特点,通过发展海上风电,特别是规模化开发,可以带动汕头海上风电装备及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实现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形成基于高科技含量和规模经济的新型产业竞争优势。

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调试中心专项实验资深专家周创彬则表示,未来海上风电项目平均离岸距离将进一步增加,海上风电建设空间预计进一步打开。

如火如荼发展的海上风电项目,加上积极推进核电项目以及储能等新能源配套项目,广东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正在形成。

深远海海上风电空间进一步打开

过去的2022年,广东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613.46亿元,当年投资达到284.52亿元。2023年,广东将全面推动新增2500万千瓦支撑性电源建设,全力争取华电汕头、华润西江、国能清远、东莞宁洲等骨干电源约1300万千瓦按期投产,力争新增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2023年广东重点建设的能源工程项目中,共有19个项目涉及海上风电建设,其中总投资最大的为三峡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场项目,总投资达搭配196.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达20亿元,将建设100万千万的装机容量。

目前,阳江市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350万千瓦,约占全国13.3%、占全省53.8%。

广东省人大代表、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材料研发经理王小萍表示,阳江海上风电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阳江也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的建设加快,阳江海上风电正朝着大型化、生态化、创新化发展。”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再次提到,支持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阳江国际风电城建设。而随着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上网时代,项目建设也要求向高效、低成本转型。

2020年,从事材料研发超过10年的王小萍从香港来到阳江。“通过研发新型海上风电灌浆材料,并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实现国产产品性能指标与进口产品达到同等技术水平,提升海上风电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海上风电厂的造价,是推动阳江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之一。”

目前,在各项性能满足标准要求,施工性能满足应用要求的前提下,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研制的新型海上风电灌浆材料强度等级已突破28天强度高达130兆帕的超高强度等级,属于国际领先水平。接下来,王小萍将进一步推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已经争取少量的试验机位做试点。

王小萍建议,广东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省实验室分中心在设备费、科研费以及人才引进方面的支持。

梳理2023年广东重点项目发现,广东有8个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涉及风电装备。例如,阳江高新年产200套海上风电叶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在新材料领域,广东今年也将投资10亿元建设惠柏新材料海上风电产业项目,将生产高性能复合材料,实现交通领域复合材料轻量化。

广东海上风电不仅规模大、速度快,并正加快向深海进发。周创彬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提出了加大广东深远海域海上风电科技创新投入的建议。

“从已规划项目离岸距离来看,以广东海风项目为例,汕头南澎一、二、三海风项目离岸距离93.5km,汕头中澎一、二、三海风项目离岸距离95km.”他认为,随着深远海释放项目的逐步推出,未来海上风电项目平均离岸距离将进一步增加,海上风电建设空间预计进一步打开。

深远海域海上风电项目与近浅海风电项目相比,主要特点为“深、远、大”,科技创新的重点在于风机基础型式和送出方式,加大海上风电风机研发投入,主要面向超大功率固定基础风机、超大功率漂浮式基础风机、关键部件国产化等方面。

对此,周创彬建议,广东应加大深远海施工装备和施工关键技术的科技研发投入。加大运行风场在数字化平台、智慧运维、故障诊断及抢修等方面的科技研发投入。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支撑发展安全

沿海优势也是广东成为核电发展的条件。近年来广东有序推进核电项目。在去年获得批复的廉江核电,今年将展开一期工程,以及500千伏廉江核电一期介入系统工程。此外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和二期工程、陆丰核电1、2号机组也被列入2023年的重点建设项目。

核电的发展离不开广东近年在核电技术上取得的重要突破。2023年1月10日,中广核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并网发电。“华龙一号”独创性地采用“177堆芯布置”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还运用了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等设计理念,保证了电厂安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

通过承担重大科研专项,中广核研究院持续突破重大核电装备、先进燃料、核电专用软件、重要仪器仪表等关键技术,目前已基本实现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可控。周创彬表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广东理所当然要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有序推进核电新项目的开发,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做更大的贡献。

随着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等电源不断投产,保障能源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电力系统调频能力,电化学储能在广东得到了快速发展。储能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优势逐渐凸显,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转型的必要环节。

广东省人大代表、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余旸建议,广东应抢抓储能市场发展机遇,加快打造我省储能产业名片,尤其是电化学储能,以其优异的调节性能、灵活的安装方式和高质量的调节能力等多种优势,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

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的资料显示,2023年广东储能相关的共有11个能源工程,15个高端装备制造工程。在高端装备制造工程,共有4个项目总投资达到及超过100亿元,总投资金额最大的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达到2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亿元,将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产品,目前已经进入正式阶段。

余旸认为,在储能产业领域,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仍有较大拓展空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到了从政策扶持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的关键阶段,新能源供应链也到了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解决短板和瓶颈的新阶段,必须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开展储能多功能复用、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云储能、市场化交易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广东今年将下大力气抓好工业投资,筑牢全省“制造业当家”的根基。广东2023年预算草案透露,拟安排224.69亿元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安排金额同比增长86.6%。

标签: 海上风电

为您推荐

  • 最新资讯
  • 热门资讯
财经